武汉生活网 武汉吃喝玩乐购,生活更惬意!
首页 Home 装修 ADORN 旅游 TRIP 美食 FOOD 婚庆 WEDDING 房产 ESTATE 教育 EDU 购物 SHOP
首页 > 资讯 > 武汉热点

2022山东优化生育政策

时间:2022-09-29 14:38:38来源:whmc浏览: 分享:

山东省发布了2022优化生育条例及要求,其中对于2022山东生三胎生育政策等有着不错的扶持,下面了解下具体内容:

image.png

2022山东优化生育政策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基本完备。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8.2/10万、3.3‰和4.0‰以下。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6个。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显著降低,家庭发展支持体系更加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降至110以下,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到2035年,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更加完善,服务管理机制运转高效,生育水平更加适度。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家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优生优育、幼有所育服务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水平相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积极有序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1. 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修改《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清理相关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取消社会抚养费、再生育审批及相关处罚规定。将入户、入学、入职、信用等与个人生育情况全面脱钩。依法依规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促进相关惠民政策与生育政策有效衔接。

2. 健全完善人口服务体系。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加强基层抚幼养老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新建城镇居住区配套建设的托育服务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区和已建成的城镇居住区未规划建设托育机构,或者已建设的托育机构不能满足服务需求的,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通过补建、改建、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解决。实行生育网上登记、异地通办。推进出生医学证明、儿童预防接种、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社保卡申领等“出生一件事”联办。

3. 加强人口监测预警。落实生命登记管理制度和人口预测预警制度,健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指标体系和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监测体系。依托山东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实现教育、公安、民政、卫生健康、医保、社保、统计等人口服务基础信息融合共享、动态更新。

4. 深化人口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加强区域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口学科建设,推动建立人口研究高端智库,加强人口变动趋势、人口发展规律研究,强化人口发展智力支持。

(二)提高妇幼健康、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1. 全力保障孕产妇健康。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深入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广泛普及妊娠风险防范知识,做好孕产妇的妊娠风险筛查评估,加强高危孕产妇专案管理,压实各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职责,强化协同救治,畅通绿色通道。打造省域“云上妇幼”信息化平台,夯实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2.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和母乳喂养促进行动。不断完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儿科和儿童保健科建设,健全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体系,提升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管理,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和营养改善,推进开展0-6岁儿童视力、听力、心理健康、口腔保健等服务。加大儿童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力度,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

3.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扎实落实三级预防措施。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推进0-6岁儿童残疾筛查,健全完善筛查、诊断、基本医疗和康复救助机制。

4. 优化生殖健康服务。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严格技术审批和监管。加强生育咨询指导,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做好人工流产术后关爱。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推动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

(三)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1. 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政策。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健全配套支持政策,建立工作机制,以设区的市为单位制定整体解决方案。托育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按照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有条件的地方按照学前教育有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公办和普惠性民办托育服务机构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收费标准由各市、县(市、区)发展改革部门会同卫生健康等有关部门制定。对托育服务机构按照当地政府普惠指导价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各市、县(市、区)依据实际收托数,对二孩、三孩保育费给予分档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300元,具体办法由各设区的市负责制定。推进职业院校、家政企业培养托育人才,依法逐步实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发展智慧托育等新业态,培育托育服务行业山东特色品牌。

2. 多种形式开展普惠托育服务。充分发挥国家和省政府投资资金的引导和撬动作用,推动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区为在职职工、居民提供托育服务。公共场所和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应配置母婴设施。发展家庭托育点,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护模式。支持家政企业扩大育儿服务。

3. 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对婴幼儿安全和健康负主体责任。健全托育服务机构备案、公示、评估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完善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加强托育服务机构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四)加快构建生育友好环境

1. 降低生育成本。符合政策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女职工增加六十日产假,配偶享受不少于十五日陪产假,3岁以下婴幼儿父母各享受每年累计不少于十日育儿假。健全假期用工成本分担机制。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生育津贴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增加的产假、陪产假、育儿假期间,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二孩住院分娩医疗费医保支付不低于1500元,三孩不低于3000元;城镇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二孩住院分娩医疗费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不低于80%,三孩不低于90%。

2. 降低养育成本。落实国家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对符合当地住房保障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各级政府可根据未成年子女数量,制定实施差异化的公租房租赁和购买房屋等优惠政策。

3. 降低教育成本。做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持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面,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等学前教育资助制度,鼓励各地优先保障三孩入普惠性幼儿园。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持续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发挥优质学校示范辐射作用,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持续化解“择校热”问题。依托学校教育资源,以公益普惠为原则,全面开展课后文体活动、社会实践项目和托管服务,推动放学时间与父母下班时间衔接。全面推动中小学课后服务提档升级,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严格规范校外培训,减轻家庭负担。

4. 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健全就业性别歧视约谈机制,促进妇女平等就业。监督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期间给予特殊劳动保护。为因生育中断就业的女性提供再就业培训公共服务。

(五)持续关爱计划生育家庭

1. 保障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前的独生子女家庭和农村计划生育双女家庭,继续实行现行各项奖励扶助制度和优惠政策。完善企业退休职工中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养老补助政策落实机制。设立独生子女父母护理假。

2. 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落实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行扶助标准动态调整。实行一次性扶助金制度和住院护理补贴保险制度,具体实施办法和标准由各设区的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对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相关政策;优先安排入住公办养老机构,享受免费或者低收费托养服务,具体政策由各设区的市研究确定。对符合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发放和残疾人帮扶条件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及时纳入相应救助保障范围和关爱服务体系。对住房困难的,优先纳入住房保障。科学指导再生育,对确需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的,给予必要的帮助。对有收养意愿、符合收养条件的,优先办理收养登记。

3. 建立健全扶助关怀工作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支持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接受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委托,提供生活照护、精神慰藉和依法代办入住养老机构、就医陪护等服务。深入开展“暖心行动”,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一家管理规范、活动经常的“暖心家园”。建立定期巡访制度,实现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便利医疗服务全覆盖。各地已建立的计划生育公益金或人口关爱基金重点用于帮扶计划生育特殊家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国情、国策意识,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统筹规划、政策协调、工作联动、信息共享和督查落实,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落实到位。各设区的市党委和政府要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制定贯彻措施并抓好落实,每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本地人口工作情况。

(二)动员社会力量。加强政府和社会协同治理,积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在促进人口发展、家庭建设、生育支持及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发挥计划生育协会作用,加强计生协组织网络和服务能力建设,做好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家庭健康促进等工作。鼓励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婴幼儿照护服务、妇女儿童权益维护等公益活动。开展活力发展城市建设活动。

(三)强化基层基础。深度融合乡村公共卫生、人口计生、老龄服务等工作。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动态修订机制,充实生育关怀、优生优育、家庭健康、婚育文明等内容。强化服务队伍培训和能力提升,统筹解决村(社区)服务人员报酬待遇、养老保障问题,确保基层有章理事、有人干事、有钱办事。


吃喝玩乐更多 >
  • 2023南京梅花山梅花开了吗(最佳观赏时间+最佳赏梅路线)

    2023南京梅花山梅花开了吗(最佳观赏时间+最佳赏梅路线)

  • 上海世纪公园梅花开了吗2023年(最佳观赏时间)

    上海世纪公园梅花开了吗2023年(最佳观赏时间)

  • 2023武汉欢乐谷元宵节优惠门票及活动一览

    2023武汉欢乐谷元宵节优惠门票及活动一览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昵称:表情: 字数:0/500(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评论列表
查看更多
浏览排行更多 >
  • 长沙电信大楼起火最新消息20221 长沙电信大楼起火最新消息2022
  • 女篮世界杯2022直播在哪里看(直播入口+直播时间表)2 女篮世界杯2022直播在哪里看(直播入口+直播时间表)
  • 2022成都世乒赛直播在哪看(直播时间表+直播入口)3 2022成都世乒赛直播在哪看(直播时间表+直播入口)
  • 回国隔离政策最新2022年_境外回国隔离政策最新20224 回国隔离政策最新2022年_境外回国隔离政策最新2022
  • 刘德华线上演唱会2022回放在哪看(回放入口)5 刘德华线上演唱会2022回放在哪看(回放入口)
内容列表

    标题

    评论

旅游
武汉景点 全国景点 武汉展馆 周边旅游 武汉乐吧
美食
武汉餐厅 本地小吃 周边特产 推荐菜系 优惠活动
教育
武汉大学 武汉高中 武汉初中 武汉小学 武汉幼儿园 武汉自招
招聘
企业招聘 人才简历 行业动态 简历指南 面试宝典 职业规划
生活服务
证件办理 生活缴费 本地交通 生活工具 天气情况 快递资讯
购物
优惠活动 特色产品 武昌打折 汉口打折 汉阳打折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广告合作诚聘英才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8 武汉门户网 www.wuhan.com鄂ICP备1600739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