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市民发现很多道路旁边都设置有右转警示区的提醒,今年武汉一共在26个地方分别设置了右转警示区,这些地方分布在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以及青山区,那么右转警示区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设置,一起来看官方回应。
武汉市民发现,越来越多的右转路口施划了一块红色弯月形区域,还写着“右转警示区”5个大字,16日,记者从武汉交管部门获悉,该市已有26个路口划设了“右转警示区”,请机动车尽量不要压越,也请行人、非机动车不要在右转警示区内停留。
记者在武昌区秦园路右转进入中北路的路口观察发现,尽管地面红色的“右转警示区”十分醒目,但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大多数人也不知道这个区域是什么意思。
设置右转警示区的地方
武汉分别在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洪山区以及青山区设置了右转警示区,其中
江岸区:4处
江汉区:3处
硚口区:1处
汉阳区:5处
武昌区:3处
洪山区:5处
青山区:5处
右转警示区对于行人、非机动车是一块危险区。大型车辆在右转弯时,由于前后车轮转弯半径不同,在车身右侧形成一个弯月形危险区域。据介绍,车体又长又大的大型机动车,前后车轮间距大,在转弯尤其是急转弯时,后车轮转弯半径远小于前车轮,形成较大的“内轮差”。转弯半径更小的后轮,很容易把车旁行人“卷”到车下。而且,当车辆右转弯时,这个区域恰好位于司机视线的盲区,加上行人、非机动车一般出现在车身右侧,稍不注意,就会受到右后轮的伤害。这个由前后轮“内轮差”形成的弯月形区域,又被称为“死亡弯月”。2013年5月21日,在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知音西村的金龙路路口,一辆水泥搅拌车在右转弯时,一名妇女被该车的后轮带倒碾压死亡。该名妇女所处的位置,正是右转路口“死亡弯月”区域。
大型车辆驾驶人:在路口转弯时,要谨慎观察车身周边情况,低速慢行,转弯时尽量转大弯,绕过“右转警示区”,与人行道、路缘石保持一定距离,也可以加装盲区摄像头或者凸面小圆镜,减少视觉盲区,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道路上通行的时候,应尽量和大货车、工程车等大型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特别是在交叉口,要注意右转弯的大型车辆,不要抢先超越正在转弯的大货车和工程车,不要让自己处于“内轮差”危险区域内,自觉避开“右转警示区”,不在该区域内行走或停留,确保安全。